思政手记 | 石家庄铁道大学胡海晓:拨开迷雾,重塑理想信念
案例简介
小原(化名)同学新入学时,就对现专业不感兴趣,经常无故旷课。在大二下学期挂科达到19个学分,收到了学业警告。在与其沟通后,其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心理也有抑郁的倾向。大三上半学期提出退学要求,在与其细致沟通后,和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帮助其理清了迷茫的心态,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重新树立起人生的理想和信念。
定性分析
此案例反映的是学生因入学后对专业不感兴趣从而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学业上、心理上、人生理想上等问题。
问题关键点:
1. 如何帮助其走出抑郁的情绪,安抚焦虑的心理。
2. 如何引导其找到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重新树立起信心,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1.主动摸排,抽丝剥茧,加强联系,建立信任。在日常的党员包联工作中通过摸排发现小原厌学情绪严重。在掌握了基本情况后,利用小原在向胡海晓老师询问其它事宜的机会,主动和其交流攀谈,平时也与其保持联系。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小原逐渐的向胡老师敞开内心,探讨一些让他感到迷茫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小原的表现就是一个缺乏关爱的孩子,希望得到大人的认同和理解,而其家长却始终无法走入他的内心。在不断的接触和了解的过程中,小原对胡老师建立起了很强的信任感,他也直言,很对话都不曾对父母说过,但是却对胡老师毫无保留的坦诚相告。
2.及时发现,耐心引导,共同感受,适当安抚。大三上学期,同宿舍包联党员反映小原萌生出退学的想法。胡老师第一时间找到他,在谈话中没有刻意追问其退学的念头,而是从生活上关心其目前的状态。在胡老师的关心和询问下,小原的情绪逐渐释放,在胡老师面前泪如泉涌,诉说着自己的痛苦心境。小原完全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告知于胡老师,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导致的迷茫与痛苦,和父母无法沟通带来的挣扎和煎熬,胡老师也一起感受着他的情绪,不时的安慰开导。
3.客观分析,有理有据,以诚相待,适度担当。待其情绪稳定后,帮助他分析目前的情形,包括学业、和父母的关系等等。首先,明确他不能妄自菲薄,并以自己为例和他讲了很多个人的人生经历,让小原产生共鸣;其次,告诉他逃避不是办法,成年人就要勇敢面对生活的一切,解决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最后,经过细致深入的谈话,他非常信任的让胡老师和其父母沟通他的想法,希望他们能支持他重新选择专业的意愿。
4.适时沟通,出谋划策,多方协调,拨开迷雾。胡老师及时和其父母取得联系,在电话里做了初步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采用录音等方式做好记录。在之后的面谈中,胡老师从心理、学业、生活等各方面详细的说明了小原目前的状态,其母亲在听到孩子痛苦的状态时也落下了眼泪。在商谈的过程中,胡老师提出参军入伍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在部队中不止能收获人生宝贵的经历,还能享受国家鼓励大学生入伍的相关政策,例如退伍后能转专业,可以解决小原对原专业不感兴趣的根本问题。时隔一个多星期,小原和胡老师联系,表示已经做好参军入伍的打算,并正在为此做着积极的准备。一句“谢谢你,导儿”,让胡老师感到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家长也发来感谢的信息,感谢胡老师帮助小原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重塑起人生的理想和信念。
经验与启示
1.以真情为纽带——建立信任。有句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辅导员的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既然是做“人”的工作,就要讲究“情”的理念。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在平时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注意点滴的小事,哪怕是一声问候、一点关心、一丝温暖,都能让学生从内心认可辅导员的工作,建立起对辅导员的信任。而这种信任一旦建立,就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以现实为依据——有的放矢。对于很多问题学生,造成目前的情况很多都是家庭的因素。在实际的工作中,早发现、早关注、早接触,要注意平时工作的细致与积累。在不断的交流和沟通中抽丝剥茧,在学生众多的表象问题中抓住问题的本质,工作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3.以制度为方法——事半功倍。要建立辅导员自己行之有效的系统的、有条理的管理原则和管理制度,例如党员包联制、学生干部值班制等。可以将日常看似繁琐、毫无头绪的学生管理工作网格化,从而理清头绪,敏锐的捕捉到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学生党员、干部就是学生工作最有效的抓手。“划分网格、党员包联、及时反馈”三步联动、三方协调,从而使得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