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学院)11月7日,由我校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土木学院和河北省风工程和风能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结构工程青年学者交流会”在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大跨结构、组合结构的创新研究与应用”。会议由土木学院刘庆宽教授主持,土木学院院长王伟、副院长王建西与相关方向老师参加会议。针对大跨度建筑结构、组合结构相关研究领域的科学难题和热点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和参会师生展开了充分探讨和交流。
东南大学教授、博导,国家优青,江苏省优青——蔡建国教授首先作了题为《可展开结构若干研究进展》的报告。蔡老师首先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针对刚性网格可展结构、索杆式可展结构、膜式可展结构等大尺度可展结构的共性问题及关键技术。在介绍折纸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课题组近五年在折纸结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蔡教授将折纸的技术应用到折叠工程结构中,尤其是航天领域,实现了部分航天结构的折叠与展开。
重庆大学教授、博导,国家优青——王宇航教授报告题目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合结构在风电工程结构中应用研究》。报告全面介绍了风电工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合结构新体系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装配化施工方法,并开展了结构构件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力性能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为我国风电能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保障结构安全、建造高效的同时可以有效实现降本增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风电“平价”时代奠定了基础。
中南大学教授、博导,国家优青——国巍教授报告题目为《高速铁路工程结构抗震减震》。国老师聚焦于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客站及行车安全相关的抗震减震研究,介绍了高速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车振与地震耦合动力性能模拟方法、基于行车安全的轨道-桥梁结构震致破坏机制和减隔震性能化设计以及新型高铁客站及装配站房结构抗震减震机理、客站“房桥合一”新型结构抗震计算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和大型客站、首套地震下桥上行车试验系统、首套600公里时速磁浮列车桥上走行系统,为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天津大学副教授,国家优青——芦燕副教授报告题目为《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芦燕老师介绍了大跨空间结构倒塌破坏机理研究、性能分析、抗倒塌性能评价与分析方法;大跨空间结构吊顶及幕墙的抗震性能以及易损性分析;大跨空间结构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研究;新型三维隔震装置和高性能减振阻尼器力学性能及大跨空间结构隔震减震性能等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2017全运会场馆、北戴河火车站、中国药都·樟树岐黄健康小镇公建项目等多项重要工程中,为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津大学教授、博导,青年长江学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刘洪波教授报告题目为《大跨度空间结构若干研究进展》。报告从大跨度空间结构太阳辐射非均匀温度效应、大跨度建筑索结构分析设计理论、大跨度铝合金空间网格结构分析设计理论、大跨度屋面雪荷载数值模拟理论、火灾后空间网格结构性能评价以及锈损后空间网格结构性能评价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十年来在大跨度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工程的应用和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参考和指导性建议。
清华大学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班慧勇研究员汇报的题目为《新型双金属复合钢材钢结构研究进展》。班老师介绍了复合钢材的生产制造和工程应用等产业基础和现状,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其在结构工程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清华大学团队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未来的相关研究、设计与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黄永教授进行了题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结构裂缝图像压缩采样》的报告。班老师针对于结构健康监测图像裂缝识别中的关键问题,利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对高维图像数据强大的特征学习和低维向量表征能力,研究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结构裂缝图像压缩采样方法。该方法相对于传统压缩采样方法能实现更高精度和更高效率的裂缝特征重构,且对于震后建筑裂缝和钢箱梁疲劳裂缝不同背景图像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为建筑裂缝识别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重庆大学副教授、博导,结构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白久林副教授报告题目为《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高效抗震体系关键问题》。报告首先针对于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高效抗震的关键在于可靠的节点连接与先进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重点介绍新型开孔钢板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失效模式及结构体系抗震塑性设计方法,实现结构的地震失效模式可控。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余玉洁教授汇报题目为《高温后钢材性能及基于热处理的新型阻尼器研发》。余老师系统介绍了不同类型和强度等级钢材在火灾高温前后以及热处理高温前后钢材静力及低周疲劳性能等方面的力学性能退化规律,探讨合理利用热处理手段进行新型阻尼器研发及其在钢结构消能减震工程中的应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天津市青年托举人才、天津大学北洋学者青年骨干计划——周婷副教授汇报题目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研究进展》。周老师针对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开展了力学特性、建筑构造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系列研究。其中包括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结构体系的构成及其各类结构体系的静/动力试验与数值模拟、体系分析设计理论、配套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等内容。并研发了相应配套构造技术,形成了完整的建筑体系。
交流会中,各位专家均为石家庄铁道大学70华诞献上了真诚祝福,祝愿学校科研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结构工程青年学者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增进了各大高校青年学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开拓了我校师生的学术视野,为从事结构工程领域和与工程实践相关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